第385章 世界巡演的筹备!(求订阅~月票!)
   西洋的古典音乐,通过几百年的发展。    走向世界的时间超乎想象。    几乎是两个世纪的世界性交流与世界范围的广泛学习,方才达成如今的效果。    大家都听过,一些大师大家也都认识。    喜好者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的跟你讲西方音乐的发展史,名人,名作。   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    而中国本土的音乐,相对来说,风格更多,范围更大,历史更加悠久,受到各种文化,哲学的影响更大,包含的民族更多。    这也注定了想要走向世界的工程量变的极其巨大。    时间,必然也会更久。    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。    哪怕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出身的人,也未必能够了解整个中国传统音乐的脉络。    那tm是压根就理不清的。    有人说,凭借一个两个大作就能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?    李少杰觉得,可以先给这人赏一个白日做梦的大嘴巴子。    所以,现代的中国音乐家,在此道的努力,简直是玩出花了。    要么,搞西洋古典音乐的时候,暗戳戳的加点中国元素。    慢慢的去渗透。    要么,就是将西洋古典音乐汉化,去表达中国文化。    去做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西方古典音乐。    而在文化输出的表述上,也只能以单个点的方式去表达------在无尽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,历史文化,民间故事中,截取那么一小节,一小段,以及一小种风格。    进行创作。    就比如李少杰的《敦煌·慈悲颂》,或是一些敦煌舞,敦煌题材的其